01
解决问题
  • 01 开发复杂性与效率提升
    传统工业控制系统开发依赖逐行编写代码,技术门槛高且周期长。数据组态软件通过图形化配置和模块化功能库,实现“拖拽式”开发,降低技术门槛,缩短项目周期50%-70%,提升开发效率。
  • 02 设备兼容性与异构系统集成
    工业现场设备品牌和协议多样,数据互通困难。数据组态软件内置工业设备驱动库,支持主流PLC、传感器等设备接入,并提供OPC、Modbus TCP等标准通信协议,实现异构系统间的无缝对接。
  • 03 实时监控与数据可视化
    设备状态分散,人工巡检效率低,故障发现滞后。数据组态软件支持毫秒级数据采集,提供流程图、趋势图等可视化组件,实现设备状态与生产数据的实时动态展示,提升监控效率。
  • 04 报警管理与异常响应
    传统报警规则单一,易漏报/误报,人工处理响应慢。数据组态软件支持多条件组合报警策略,减少误报率,并可自动执行预设操作(如停机、切换备用设备),提升故障响应速度。
  • 05 历史数据存储与分析
    历史数据查询困难,难以支撑生产优化。数据组态软件支持TB级数据长期存储,提供趋势分析、OEE计算等功能,挖掘数据价值,辅助工艺优化。
  • 06 系统扩展与灵活性
    传统系统固化,难以适应业务变化。数据组态软件采用组件化架构,支持动态增减功能模块,并提供跨平台部署能力,满足远程运维需求。
  • 07 安全性与权限管理
    工业系统易受网络攻击,数据泄露风险高。数据组态软件提供细粒度权限控制、数据加密与审计功能,降低安全风险,确保系统稳定运行。
03
产品优势
  • 提高效率
    快速地创建和修改自动化系统的界面、逻辑和通信功能,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。
  • 降低成本
    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,并且通过优化控制逻辑来降低能源消耗。
  • 增强可靠性
    通过数据库管理来存储历史数据,并且通过可视化工具来展示实时运行状态,从而增强系统的可靠性。
  • 提高安全性
    通过安全认证机制来保护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。
  • 开放性与集成性
    支持标准化的通讯协议和接口(如OPC、Modbus、BACnet等),便于与其他系统(如ERP、MES系统)集成,形成完整的生产管理解决方案。
  • 多平台支持
    支持多种硬件和通讯协议,可以与各种PLC、DCS、传感器和执行机构兼容,提升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。
  • 功能丰富
    提供丰富的编辑和作图工具,提供大量的工业设备图符、仪表图符以及趋势图、历史曲线、数据分析图等,提供十分友好的图形化用户界面,画面丰富多彩,为设备的正常运行、操作人员的集中监控提供了极大的方便。